在城市道路建設與維護中,路面磚的防滑性能直接影響著行人與車輛的安全。干燥環境下,路面磚需抵御鞋底或輪胎的摩擦磨損;潮濕環境時,更要防止因積水導致的打滑風險。因此,提升道路路面磚的干濕防滑能力,成為道路建設領域的重要課題。
傳統路面磚在干濕條件下的防滑表現往往差強人意。干燥時,部分磚面過于光滑,摩擦系數不足;遇水后,水膜在磚面形成潤滑層,進一步降低摩擦力。針對這些問題,科研人員與工程團隊從材料與結構兩方面探索解決之道。在材料上,采用高摩擦系數的骨料,如金剛砂、石英砂等,混入路面磚原料中,通過提升表面粗糙程度增強防滑性能。在結構設計上,打造多樣化的紋理,例如條紋狀、蜂窩狀或不規則凹凸紋理,這些獨特結構能有效破壞潮濕環境下的水膜,增加接觸面積,提升摩擦力。
當前,已有不少創新技術應用于路面磚干濕防滑。納米涂層技術便是其中之一,在磚面涂覆納米級防滑涂層,既不影響路面磚美觀,又能顯著提升其在干濕環境下的防滑能力。此外,智能調濕材料的研發也為防滑帶來新思路,這類材料可根據環境濕度變化,自動調節磚面狀態,始終保持良好的防滑性能。
干濕防滑性能優越的路面磚在眾多場景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城市人行道使用此類路面磚,能有效減少行人滑倒事故;在停車場、公交車站等區域鋪設,可保障車輛行駛與停靠安全。隨著技術不斷進步,道路路面磚的干濕防滑性能將持續優化,為城市交通與行人安全構筑更堅實的保障,助力打造安全、舒適的城市道路環境。